用户社群的变化

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时代,每个人,每个个体的身份也面临着转变,他们的组织形式面临重组。想象如果是一个中心化的组织,去攻击现在的货币和银行体系,那么国家机构能够非常方便的找到带头人,并予以控制,这个组织不攻自破。而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在安全情况下可以使用半中心化的共识机制(DPOS)来提升效率,而面临外部威胁的时候,又可以迅速转变到完全去中心化(POW)模式以自我保护。国家在调查这种区块链组织时,会发现每一个人都是全节点。就好像收集签名时大家围着一把雨伞循环签名,首尾相接,找不到谁是第一个,谁是最后一个。也正是这种组织形式,即使内部有人作乱,也很难真正影响到总体。

矿工是保障去中心化的核心

回到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其实是由矿工实现的。虽然区块链的发展经历了很多技术的升级和优化,比如密码学的改进,共识机制的改进等等。但不论技术如何改变,不变的是矿工。假设我们发明了100种新的共识算法,那最成功的不一定是技术最好最安全的那个,而是矿工支持最多的那一个。因为区块链项目代码必须开源,所以新技术相对容易学习,而要改变矿工社区背后的人,反而会遇到很大的惯性阻碍。这就是为什么在比特币和以太坊这些主流数字币之外,大部分新公链的市值都不高,不论有多少创新的技术。矿工算力,以及投资资金这些有限资源被头部公链吸收殆尽,市场流动性堪忧。同时这些创新技术正在逐渐被以太坊的开发者社区吸纳,在强大的矿工群支持下,技术的决定性在降低。

不过矿工群也不完全理性,比特岛上的原住民内部会形成小社会。有认知差异的地方,就有等级阶级。管理底层原住民无外乎让其忙碌,无暇思考,满足其基本需求,给他一点希望但不要太多。再进一步用情亲的羁绊,家族的传承,社会的责任给其洗脑。这样矿工自然集结成群,形成矿池。而利益开始流动,信息开始受到约束,媒体被挟持。这时博弈的平衡会走向两个方向,信息的进一步集中,或者思想的独立打破信息的垄断。这为之后矿工社区和数字币的利益冲突埋下了伏笔。

比特币在2017年曾经历过巨大的冲击,但是他挺过来了,正是因为社区的信心为比特币的价值提供了最佳的保证。当时的冲击就是网络分叉,好比善良的原住民和邪恶原住民在规则设计上产生分歧,要分道扬镳。唯一的差别是,这里并不区分善恶,只是选择的不同。这个分叉的目的是要解决比特币交易缓慢的老问题。经过开发者社区和矿工代表的磋商、妥协,最后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分叉是比特币核心开发者社区提出的,在不改变底层协议基础上,创建上层共享账簿 lightning network 。交易双方在主链一次性提取共同基金,就可以在私有通道里多次交易,方便快捷。而第二次分叉是比特大陆等矿工代表基于"New York Agreement"发起的SegWit2x。主要目的是将区块大小从1M扩容到 2M,这样全网账簿的体积也会扩大,门槛会提高,影响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程度。对照下面比特币价格图表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次分叉提升区块链交易能力,带来了小幅升值。而第二次分叉因为太多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思维,忽视中小玩家导致了最终分叉失败。这反而证明了比特币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能力,矿工社区取得了最终胜利,也带来比特币价格的飞跃。
image

比特大陆推进的Segwit2x虽然失败了,但其强行进行了分叉产生出新的币种Bitcoin Cash (BCH)。虽然新币完全兼容比特币,在478558区块的比特币持有者可以等值映射到BCH网络里,但仅由少数矿工支持的新链,面临中心化的质疑。矿工参与去中心化的建设,并不是公益,而是以数字货币为激励。为了维护利益,吸引更多参与者,比特大陆利用其持币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直接将BCH推上交易所获得流动性。虽然币值经过几个月的攀升,最终还是回到发行价附近,但基础流动性还在,留住了矿工,这条链就存活下来。同期有很多相似的操作,产生了很多侧链,令矿工和投资者眼花缭乱。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还没有建立强有力的连接前,基于交易所的信仰交易,是把去中心化事业代代相传的纽带。最终如何定义数字货币的价值非常复杂,答案也随时间在不断演变,我们稍后会有完整的章节来讨论。这里BCH的案例充分展示了,矿工是去中心化的保证,而交易所带来的流动性是吸引矿工的关键

未来矿工的门槛会大大降低,去中心化的交易所会大量涌现。在这一轮行情之后,大量的普通百姓,开始把自己的资产转移到这个基于数学和经济原理的去中心化网络之中。为了保证全流程的安全,比特币地址的私钥(保险箱的钥匙)和签名都需要妥善的保管。但因为数字秘钥是一长串无规律的数字字母组合(32字节),人类记忆又是如此不可靠,就催生了数字钱包这个产品。最安全的是使用桌面版的离线开源钱包,并将长串秘钥写在纸上保存。在需要交易的时候,先断开网络,填入收款信息和秘钥进行签名。然后重新联网,将交易信息和签名结果同步到区块链网络,完成验证。但这样显然非常麻烦,完成一次交易可能需要10分钟的手工操作。便捷一些的是联网钱包客户端,可以是桌面或者手机版的。把秘钥保存在本地的某个文件内,这样在交易时只要复制粘贴即可。在客户端不被病毒攻击的情况下,是安全的。最方便快捷但也最不安全的就是交易市场,在交易市场你只要用邮箱注册一个自己的账户,输入较短的日常密码就可以交易。但背后真正关键的区块链地址私钥,是保存在交易市场服务器上的。一方面面临交易所主动的作恶风险,另一方面也面临交易所被黑客攻击的风险。

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

我们现在从未来往前回顾,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但其实在2017年以前,比特币的价格一直不温不火,愿意接受其支付的商铺都是用信仰在交易。2010年Laszlo Hanyecz成为了世上第一个用比特币买东西的人,他买了个披萨,花了10000枚比特币。当天是5月22日,从那以后这一天被庆祝为比特币披萨节。在推特上,每天都有人根据当天的市值推算10000个比特币的价值,如今这笔交易价值上亿人民币。所以本杰明.富兰克林说:“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理性”。早期被说服的,是各种法外交易。

2017年5月12日WannaCry勒索病毒通过MS17-010漏洞在全球范围大爆发,距离披萨节仅仅10天。病毒要求受害者支付价值数百美元的比特币到攻击者的比特币钱包,且赎金金额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于此同时segwit的激烈争论,一起推动比特币价格连续1个月上涨,从$1700涨到了近$3000。在此之前,比特币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13年。当时还没有以太坊,很难自己发币,比特币是所有的焦点。比特币基金会和联邦在当年8月进行了第一次多边会议,普遍观点认为比特币是罪犯用的,因为比特币正是当时最大的非法交易网站silk road的主流货币。因为需求量大,为了承载那些非法交易,当时比特币价格已在几百美元间徘徊。好消息是,监管部门还没有完全理解比特币,所以暂时没有提出监管要求。但是10月突如其来的噩耗,美国司法部门逮捕了Ross Ulbricht,关闭了他创建的丝绸之路网站,并将缴获的144,336枚比特币在2013年底以均价$334抛售。这本是灭顶之灾,但因为高流通量以及涨了一轮的价格,使这种货币获得了一般技术社区的普遍支持。奇迹般的,比特币坚持了下来,币值也稳定在数百美元。有人专门整理收集了那个时期的几个重大事件,可以说比特币的成长,充满了意外,是整个社区努力的结果,几百美元的价格坚持到了2017年的牛市。从2017年2月头开始,币值就冲到了$1000以上,并一发不可收拾。

比特币的原理没有变,变化的是看得见的利益。8年前买披萨的那个程序员,今年2月25日又买了两个披萨,这次支付了649000 聪,或0.00649比特币,这两块披萨的价格约为62美元。而且交易通过闪电网络完成,一种更“便宜快捷”的支付方式。你看,程序员推广新功能的时候,还是习惯了诉诸理性。那个披萨节早就被人遗忘啦,我们应该换一种角度诠释这个新闻:比特币闪电网络启用,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快速渗透到更多支付场景里,准备迎来比特币的新一轮涨幅吧!

随着利益的驱使,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用户是不遗余力的。有人用指纹,声纹,虹膜,面部特征等作为密码,在支付时先清醒的对镜头说出某些短语,然后用指纹验证密码,最后完成交易签名。Winklevoss也单独设计了管理自己钱包秘钥的系统和设备,最后催生出Gemini安全交易平台。但不论怎么设计,这些工具都需要经过实地验证,再传播和使用。后续可能还会有工具的升级,账户、平台的转换等等。为了确保这些中间步骤的安全,我们始终要加强自身的认知理解力。比如遇到IOTA这类使用一次性签名的区块链项目,在搞清楚每次支付以后账户地址不能复用这种操作细节之前,千万不要轻易尝试。

追逐利益的乱象

但历史也不断告诫我们,被捧起来的利益是不稳定的。2017年9月4日中国禁止ICO的监管政策颁布,市场短暂的下跌,又迅速回稳。大量交易所移至海外,因为互联网的流动成本相对较低,所以市场消化很快。而相比之下2018年1月3日流传出来“央行在内部会议中决定查封一切比特矿场”的消息,则直接把市场腰斩。矿工是基于物理设备挖矿的,依赖芯片和电力供应,所以流动性较弱。面临不确定时,大量的套现抛售使比特币跌至7000$左右,奠定了2018年的基线。但这则消息后来证实是谣传,假消息似乎比以前的真消息作用更大,调控者没出手,咋呼一下市场就倒塌,可见区块链基于“利益”的说服力有多脆弱。投机者的套现退出虽然套牢了晚期的进入者,但是刺破泡沫后7000$的价值基线比以往更加坚固。

事后回顾,这次回调可以说是必然,因为当时的币值炒作,几乎都是黑市手段:玩分叉币,暗箱私募,庄家炒作。这样的市场怎么可能长久?本来“分叉”是区块链正常的升级过程,但在利益驱使下,变成了骗钱的工具。比如SBTC(超级比特币)就自称和比特币1:1分叉,在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情况下,玩概念圈钱。目前已经半死不活,全靠庄家自己炒冷饭,难怪有人戏称其为“SB套餐”。类似的套路以太坊上也在进行,无意义的分叉EMO(以太修)与ETF(以太雾)为了竞争谁是以太坊“太子”甚至多次擅自修改计划,抢先分叉。这样的太子怕是假的吧,目前看他们都清零了。但这都不妨碍分叉币及首次分叉(IFO)在当时迅速泛滥。典型的分叉币操作是:通过宣布分叉币,为每个用户按1:1的比例赠送新分叉币“糖果”。在用户普遍获得新币之后,自然会产生交易需求,这时可以引导舆论,以庞大的用户数量和交易需求倒逼交易所上币。而上币之后,分叉币持有者先用一定的资本拉高分叉币,营造出追捧假象,再将自己“预挖”的分叉币卖出套利。

如果说分叉币操作过程还算公开透明的话,那么私募代投就是完全暗箱操作,骗你没商量。当时监管收紧,ICO转到海外,国内投资者被迫进入地下。ICO项目发布者利用微信群、QQ群宣布私募,份额由群中成员进行瓜分,完全没有实名要求。当份额超出群中个人资金量时,个人再转向其他群二级私募,层层加价分发。这些发布私募信息的QQ群、微信群充分利用了信息不对称和人性对稀缺性的追捧来营造高门槛,部分“大佬”加入的微信私募群入群报价高达数百以太币。你看中的是买到币以后的升值空间,别人看中的却是你手里的本金。后来甚至出现了钓鱼陷阱“假私募群”,用户加入一个特殊的私募群,所有微信“投资者”都是假的,专门吸引投资者上钩。这类套路不但在币圈,在微商圈也同样盛行。花钱加入一个号称能赚钱的微信群,就好像买票支持一场成功学“大师”的讲座,对于渴望知识的边缘青年,有无穷的诱惑力。

这些乱象背后,都是人民面对恐慌和信息不对称时的非理性群体行为。政策越是打压,黑市越昌盛,形成政策监管的怪圈。唯有合理的规范和疏通,才能回归理性。证券市场百年来的经验自有其道理,加强注册认证,监管内部交易,打击庄家炒作,这样才能保护一般投资者,营造健康的投资环境。虽然不能赚快钱了,但希望能赚的持久。理性的说服力虽然缓慢,但是可靠。到此为止,我们通过一层层的推理,越过山头,逃过陷阱,走过了和比特币创建者一样的道路。一路上有对现有比特币的认同,也有对完全去中心化的批判;有对利益的渴望,也有回归理性的安稳;还提出了对比特币防御体系的改进算法,但这仍然不是区块链的终点。就像最初定义的,区块链是为修复人类社会性缺陷而存在的。我们后面还要继续叩问更加深刻的问题,发现更加隐蔽的社会性缺陷,并设计和重构区块链的未来。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