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与社群

社群是注定很快要被重构的,但新组织里人们如何分工,在协作期间如何保证去中心化?这也许和区块链技术无关,但是可以应用区块链共识机制和经济规则。在车轮社区的区块链改造期间,我们就设计了一种机制,分为积分,车轮币,兑换商城(交易市场)三个层级。用户通过社区的浏览,发帖,回复等贡献行为获得基础积分。这里的积分规则相对固定,每年由管委会修订。用积分可以兑换车轮币,每天的发币量由社区经营主体来决定,按照当天的兑换积分数,计算单个积分的币值数量。这里每个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兑换时机,一般在积分总量最低的时候兑换会最有利,也可以持有积分等待流量低估进行抄底。积分永不过期,所以平台需要使用通货管理的手段来约束开销,比如约定每天的发币量以年10%的增速缓慢扩大。这样如果社区活跃度的增长超过这个速度,积分会面临通货膨胀,反之意味着车轮币的升值。假定车轮币可以1比1等值提现或者兑换加油卡等硬通货,那么早期参与的用户积累车轮币更快,也就可以兑换更多油卡。

在保证初期用户激励的基础上,需要持续吸引后进会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开放兑换交易市场,当天的可兑换资源和社区收益挂钩,并映射到当天的新发车轮币总量,保证两者可以完全兑换。比如按照50%的社区收入投入到兑换商城里,随着社区扩大,每天的广告和订单佣金增加,可供兑换的现金和油卡增加。但这时车轮币的发放量还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只能让商品贬值,也就是进一步使车轮币升值,以保证当天的油卡可以被当天的车轮币完全兑换。所以这里出现了两个汇率:从固定积分到车轮币的汇率,以及使用车轮币采购商品的汇率。早期用户可以同时享受这两种汇率的升值,而中期用户主要享受采购汇率的升值。

这样的运营闭环,实际上是用收入补贴市场营销和拉活成本。传统商业逻辑里,本身也要从销售收入中分离部分来作为市场营销的开销,但传统运作方式的摩擦太大,浪费严重。市场部门要进行消费者研究,制定传播计划,设计创意,采购媒介资源...所有这些步骤都有可能出错,而且有庞大的组织开销和隐形成本。通过去中心化的激励和经济规则,我们把这个闭环简化,直接作用到用户本身,使用户成为合伙人,实实在在享受到自己在平台里的贡献。这样在用户使用和消费的同时,也会有动力帮助平台的推广。这种动力固然来自于一部分经济因素,但是更深远的,我们重构了社群经济体的运作方式,通过去中心化的手段,把消费者的力量集中起来,获得和服务提供方平等的议价权。

以前很多人玩团购和众筹,但那是基于具体商品的微社群。把众筹的模式在整个平台打通,把拼团的激励,商品的选择,议价的过程整合在一起,我们甚至可以让这个社区有自我管理的权利。比如每个商品组合或者类目可以竞选出管理员,这个管理员负责对接外部商品供应。竞选过程以持有的车轮币为权重来投票,这样选举出的管理员既是采购员又是客户,保证利益的一致性。管理员可以每月轮换,实现自动化的轮替和分工。年度可以进行大平台管委会的选举,类似EOS这样设置21个席位,由每个平台的管理员为代表来竞选。平台的通过规则设计,比如获得积分的行为准则,商场的购物服务规则等等,均可交由平台管委会投票决定。满足2/3绝对多数票的决议,由平台运营主体实施开发和落实。

这里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使用区块链的加密和防篡改机制,因为即使是中心化平台,在这里的经济利益也和用户高度绑定,没有作恶动机。如果想确保万无一失,可以先通过ICO筹集平台的开发费用,然后直接竞选管委会,由管委会来选定开发商和交易服务商。但如同所有ICO一样,仅仅依靠某个设计方案和团队,是否能够票选出合适的执行者?在EOS选举过程中存在的代理人杠杆攻击最适合攻击这样的早期项目。好比买期房还是买现房的问题,等看到房子了再付钱,开发商就没有作恶的机会。如果房子还没造好就提前付款,那就很难保证施工质量。类似这种社区区块链的筹备形式,可以采用预测市场的渐进式押注。多个团队同时起步,社区的潜在用户在不同项目押注,类似扶持多个分叉版本。最终通过开发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的考核,将多个项目逐渐合并。主链的押注获得升值,分叉版本可以按一定折扣汇入主链,这样避免对抗性的利益分配导致分叉无法融合。这就是在荒岛上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社区的雏形。

双重网络效应

上述试验的背后,是对传统“网络效应”的颠覆。Nathaniel Whittemore整理了一个去中心化网络发展的阅读列表,其中有对未来通证生态系统的预测,还有Double Network Effect 双重网络效应对社交分享的分析。这种双重效应的来源在于双重身份,作为用户的你和作为权益方的你。早在2000年,PayPal就通过给每个邀请注册支付$20 换来其疯狂的日均10%增长率。区块链的数字货币,把这个$20变得更加灵活,甚至具有升值预期。当然在应用到中国市场前还要解决羊毛党的问题,但这种双重效应已经被市场充分的验证过。

网络效应的加速增长是对供需双方都有利的,但承载网络效应的平台如果是中心化的,那其逐利的本质将不可避免的牺牲一定的用户利益。以传统的平台商业模式为例,建设期平台补贴大量推广费用,突破交易撮合的临界点;成长期补贴减少,网络效应促使供需双方共同增长;收割期网络效应成为护城河,用户的迁移成本巨大,平台费用提高,成为平台模式的高额利润来源,也是网络用户付出的成本。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有效降低了这种网络成本,这里的成本除了成熟期的维护成本外,还有组建网络的成本。原来中心化平台初期的恶性竞争会带来额外开销,最后在成熟期由用户买单。这种成本在区块链社区也存在,要通过规则或者社区运营去降低。比如冷启动以后进入成长期,定期的回购和注销早期低成本的币,或者可控的增发来平衡后进者的利益等等。最终的公平是关键,其实互联网的兴起,也是因为这个互联标准的开放性和公平性。但现在互联网的数据流和资金流逐渐被巨头垄断,能再次挑战他们的,只有区块链经济。网络空间,云端算力,如能再一次公平的开放,那网络效应将带来又一次生产力的腾飞。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