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移动比特到移动原子

把所有区块链的力量从线上扩展到线下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步。如果说区块链账本记录了无形的信息比特,那么现实世界我们要调动的就是由原子组成的物质。我们已经举过区块链盒子为例来展示比特和原子的差异,问题停留在区块链上链前的物权验证上。为了将这个验证去中心化,以苹果为例我重新设计下述流程:

1. 将一个苹果放进区块链盒子
2. 随机分发100个专家来验证苹果
   1. 每次10个专家到齐后开箱,确保没有人替换物品
   2. 专家验证后提交意见,并确认锁箱
3. 过半专家确认就可执行交易

这里寻找专家需要成本,如果专家意见一致达成交易,需要交易双方来支付成本。如果有专家作恶,还会面临物品遗失的风险。但在数字世界就不存在这些问题,显而易见移动比特和移动原子最大的差别就是成本。比特可以几乎无成本的复制和转移,所以失败的比特币交易并不会让区块链有缺损,重来即可。这导致一般的网络攻击并没有意义,除非获取50%以上算力,而这又意味极高的成本。但现实世界的失败交易除了交易成本外,还有可能损失物质价值,这给作恶带来了便利。按照热力学第三定律,物理世界趋向无序,人们耗费很多能量维持现在的有序状态。而作恶者破坏这种有序的成本是极低的,就像打破一扇玻璃那样简单。

淘宝和顺风快递之前的商业摩擦就代表了比特和原子之争,背后是成本模式带来的业务模式差异。移动比特的边际成本为零适合做平台,以免费服务吸引客流。而移动原子按照力学定律需要消耗和质量相匹配的能量,所以一般都是预付费来平衡风险。好在移动原子本身已经有完整的商业模式,这里的问题是建立原子到比特的映射。区块链上的登记牌就是这样一种映射。虽然没有移动物体,但是我们可以先将物体所有权登记在区块链上。在以太坊里可以利用标准的ERC-721来实现物权登记智能合约,物权持有方将物权信息登记到这个智能合约投币机里,合约执行唯一性检测,并全网广播完成区块验证。但这面临和快递盒子一样的难题,就是物权的验证。目前实际推行的物权区块链都需要依赖中心化节点对上链物权进行官方认证,一旦上链之后,交易过程才可以安全的去中心化。

要解决物权验证问题,关键不在物体本身,而在于验证者,也就是人。因为物体本身是不变的,物体验证相当于信息采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判断能力,相同的信息对不同的人也意味不同的价值。所以在解决物权问题前,我们要先解决人的去中心问题。而人也分为精神和身体两个部分,我们后面会分别讨论。假设解决了上述所有问题,就可以产生基于物品的协作平台,而工作量证明有可能产生物理意义。比如货品的扫描,物流的线路规划和自动驾驶都可以借用比特的算力去实现。进一步还可以把物品转移的方法运用到工作技能的转移上,产生任务众筹的区块链平台。到这里区块链进入了全新的领域。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