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注意力

相对于人们身体的移动,人的精神力量是更加容易比特化的。人们其实很早就发现了这种低成本的物理协作机制,虽然这里移动的不是原子,而是原子的生产力:人的注意力和知识。比如reCAPTCHA把识别模糊印刷体的任务穿插到了验证码识别的动作里。还有更加复杂的协作系统wikipedia,linux开源社区等等,我们统称为远程协作。上述这些都是公益项目的例子,有可信赖的中心化平台。因为信息透明所以作恶成本高,而知识共享所以没有作恶收益,直接削弱了作恶动机。上述平台到目前为止都运行良好,也不需要区块链的改造。但有另外一种远程协作经济体,是带有直接经济激励的。以新闻app趣头条为例,用户浏览新闻,也浏览广告,平台基于这些行为给予用户积分。每天的平台收入按照一定比例分发给当天产生积分的人,最后可以提现。这就把用户对平台的贡献返还给了用户,激励更多人来参与平台建设,是媒体经济的一个齿轮。另一端的齿轮就是内容生产,中国社区由流量带动生产者,而欧美社区则是由优质内容带动流量,第二个齿轮的区块链化就是steem。因为区块链的改造,使得内容创造不局限在某几个大平台,而是嫁接到所有内容生产者个体。他们可以在自媒体植入steem的发币插件,在用户浏览和评论的时候,作者可以获得数据货币奖励。最后货币在交易所兑现,人们实际上在为优质内容买单。

这个模式固然成立,但不一定成为主流,因为赚眼球的知识不一定是真正深刻的知识。对于高等级知识的判断,有一套更加传统、昂贵但是有效的体系。比如大众媒体靠日用品广告赚钱,专业媒体靠耐用品和金融广告赚高收入人群的钱,这个市场规律也是区块链无法动摇的。所以除了基于流量的基本激励外,还需要有评论员额外分配一部分基金会的货币,给那些不易理解,但是深刻有价值的媒体。这些评论员和小众媒体如何选择?还记得“意外流行算法”吗,眼光全面的评论员可以预测一般内容的受欢迎度,但深刻的小众内容不易被大众察觉,只在优秀的评论圈里“意外流行”。把这个规则写进steem,并调整激励机制,我们将得到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市场。

除了知识协作,区块链虚拟机的智能合约在获取外部数据接口时,也需要对外部信息进行去中心化验证。这里没有复杂的信息发布,只是对信息源的反复确认。目前成熟的外部服务有Oraclize,他在一个中心化服务里包含了TLSNotary Proof协议,用一个锁定的开源AWS实例来对接口请求进行审核。另外也可以借用类似Augur的预测市场来对外部事件投票押注。当越接近事件完结,结论就越明显,投票也越可靠。但只是为了一个简单的客观结论,就调动这么多真实货币的集体投票,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了。我们可以按外部数据的重要等级划分,先调用中心化服务,在无法达成共识的时候,借用注意力经济来人工投票。这也算是注意力的一种生产力,类似原理应用在区块链盒子对简单物体的远程验证,也是有效的。

不论区块链上的注意力经济发展的多么壮大,我们都不要忘了人类最初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甚至有时候经济的激励反而会毒害这套情感的驱动机制。注意力的背后是人,而人是感性的,曾有一个预言故事:

以前有一群小孩儿喜欢来我家门口踢球,运动非常激烈,动静也很大。没几天我就觉得烦,嫌他们太吵了。一开始我善意地提醒他们换一个地方,但似乎不起作用,这群小孩都有些叛逆。后来我改变了策略,我对他们说:看到他们踢球让我想起了年轻的时候,我很开心,决定每次他们踢完球就给他们每人5元钱。没多久他们就习惯了这种经济奖励,所以当2周之后,他们踢完球我没有给钱时,反而让他们很失望,甚至恼怒。这群小孩儿那天扫兴而归,之后就再没回来我这里踢球了。原本单纯愉快的事,在和金钱挂钩之后,就像被诅咒一样走向物化的弊端。

这则寓言的诅咒其实是容易解决的,作为最昂贵的注意力供应者,开发者的开源社区一直运作的非常好。这里信息是免费的,但开发者的时间不是。优秀的开发者通过免费的信息与社区合作探索未知,积累开发者声誉。最后通过提供工作时间来进行价值变现。这里的核心环节就是声誉。咨询顾问同样如此,通过市场会议和媒体撰文进行知识传播、积累声誉,再按照顾问时间收取费用。艺术创作稍有不同,因为作品难以复制和延展。但如果直接给图片、音乐这类作品产权上链标价,每次展示都计费,反而限制了其传播。就像1941年美国电台联盟对ASCAP音乐版权联盟的集体抵制一样,作品失去了传播就失去了价值。最后ASCAP妥协,电台以更低的价格,更便利的条款获得歌曲播放权。当代的Pandora电台数字版权困境也及其类似,这种中心化的版权运作显然是人类社会协作的重大缺陷,非常适合用区块链来修复。但在使用区块链的时候要非常小心的引入经济元素,因为基于自我满足的创作和服务他人的创作在激励模式上本质就是分离的,切忌本末倒置。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